
探索舊城
發現故事
🔅茫茫大海中的燈塔-厚德大帝🔅
1951年高老、柳老二位老前人大德
在聖哲 張文運道長
「籠雞有食湯鍋近、野鶴無糧天地寬」的啟示
立下堅定決心開荒立基於新竹
傳揚一貫道之性理心法
老前人以反省、報恩、守矩為修行的原則
他肯定道、相信道
抱持不批評、不怨人的信念
告誡自己人生最後是一無所有的
將自己的能力、智力、學力、財力、德力
盡量的貢獻給眾生
2008年5月1日成道辭世
老前人大德蒙老中敕封「厚德大帝」之聖號

而老前人道心彌堅,高風亮節的情操德澤永誌於每位後學心中,並依著老前人之願行
將宏揚正道遍寰宇,宗風常存貫古今的誠敬信家風,孝悌慈的聖脈永昌於萬世。
高金澄老前人大德,別號斌凱老人,祖籍山東文登高村,西元1924年10月27日生於遼寧寬甸縣,1941年負笈瀋陽鐵路大學土木工程系就讀;1942年蒙同學之成全求道,領導前人是天津道德壇的楊灌楚老前人大德,並由當時在瀋陽開荒的陳慧泉老前人大德及在安東一帶開辦的談紹武老前人大德帶領修辦道。

1944年畢業後進入東北鐵路工程鳳灌線工務段服務;老前人自弱冠求道後,即誠心修辦,道心永持。
1949大陸山河變色,道脈傳承眼見已遭遏止,即與柳人漢老前人大德奉恩師尊之慈命,受陳老前人大德及談老前人大德之委派,會同東北地區一貫道各組線十八位前賢前往日本開荒,歷經海上災劫,異國考驗,終究在上天機緣的安排下,九死一生的輾轉韓國來到台灣,將道的種子散發開來;開荒過程歷經折磨,仍堅心向道,心中永遠肯定上天老母,抱持天恩師德的加被,於1950年在張文運道長及張培成老前人大德的鼓勵下,於新竹奠下一貫道「道德壇」安東一脈的根基。

在「道」還受到誤解期間,老前人曾因傳道而被治安機關監禁一百天,更曾因憂勞道務開闡,罹患肝疾,然並未考倒老前人傳道之決心,反而思忖如何讓政府認可一貫道,讓一貫道得以不再受誣名,而能將上天聖道傳承至萬國九洲,讓世人均能雨露均沾。經過與各組線老前人輩與前人輩共同的努力,終於在1987年獲得了政府的正面回應,同意將一貫道列為合法宗教,遂於1988年成立了中華民國一貫道總會,老前人榮膺副理事長,襄贊理事長張培成老前人大德推動會務。
另一面為能推展安東一脈的傳承,於1954先設立「高博精舍」以作育修辦道賢才;1975年設立「宏宗慈善堂」將宏道的理念帶動到整體社會,並於1988年創立宏宗聖堂道學院,以更積極的方式培養宏道利生的人才,讓道的種子如雨後春筍般的成長與茁壯,先後在美國紐約、洛杉磯、日本、馬來西亞、香港、泰國、奧地利、澳洲、印尼、巴拿馬、柬埔寨等國家安設道務中心或佛堂,開啟了道傳萬國九洲的先機。
老前人以反省、報恩、守矩為修行的原則,並效法宗聖曾子日日三省吾身,克學亞聖孟子行有不得則反求諸己,堪稱是一位誠遵天命、內聖外王的長者。他肯定道、相信道,抱持不批評、不怨人的信念。告誡自己人生最後是一無所有的,衣食住用以外,能把自己的能力、智力、學力、財力、德力盡量的貢獻給眾生。
而他老有一願景,就是希望能建立一個「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的大道場,並特別慈悲,未來的大道場並不是金碧輝煌的白陽大廟,而是一座真正培育道脈薪傳人才的白陽修院。
2006年1月,老母臨壇,親賜「安東彌勒山」壇號,並囑咐十年內完成建設;然老前人卻於2008年5月1日成道辭世;道親雖百般不捨,而老前人道心彌堅,高風亮節的情操,已深深烙印於每位安東弟子心中,安東彌勒山建設的遺願「願於老前人、成於安東所有後學」。
安東彌勒山第一期建設工程「參駕佛堂暨厚德紀念館」於2009年12月落成啟用,道親誠心叩懇高老前人臨壇結緣批訓,老前人大德蒙老母敕封「厚德大帝」之聖號,並命謝德祥大德為前人,引領安東聖脈傳承。 老前人一生於平凡中開闡不平凡的聖業,一甲子成就安東一脈慧命薪傳的根本,德澤永誌於每位後學心中,並依著老前人之願行,宏揚正道遍寰宇,宗風常存貫古今的將誠敬信的家風,孝悌慈的聖脈永昌於萬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