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和宮

2023-08-19

長和宮建於1742年(乾隆7年),廟中的媽祖神像是270多年前從湄洲渡海來台,神像頭上的頭髮,相傳是媽祖遺留的真髮。相傳媽祖林默娘羽化登仙後,肉身火化,留下一束頭髮,保存在湄洲祖廟。後分為三份,製作成三尊軟身神像。「大媽」留在湄洲祖廟朝天閣正殿,文化大革命中被毀。「二媽」被信眾迎到南洋,現不知去向。「三媽」就在長和宮,是世上唯一一尊相傳有媽祖遺物的神像。信眾迎請媽祖來台時的神轎、媽祖衣飾等,也都保存在宮中。除了信仰上的重要性,長和宮對18世紀的海上通商也有特殊意義。早年竹塹郊商以長和宮為議事地點,至1828年成立「金長和」郊號時,仍然以長和宮為會館。因此從福建平潭出發的船運,往往經舊港、沿東大路康樂里,來到長和宮—-這條商業路線又被稱為「新竹絲路」。今天在長和宮中,仍然能看見早年郊商的牌位,見證了當初以民間力量發展跨海商業,並與媽祖信仰交相重疊的一頁歷史。

總壇教育組

版權所有 2023
Webnode 提供技術支援
免費建立您的網站! 此網站是在 Webnode 上建立的。今天開始免費建立您的個人網站 立即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