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竹關帝廟

2023-08-19

新竹關帝廟為市定古蹟,建成於1777年(乾隆42年),由淡水廳同知王右弼倡建。清廷鼓勵百姓信仰關聖帝君,以間接教化人民忠勇報國,關帝廟在竹塹石磚城南門內,南區主要為軍事及文教設施,旁邊有衙署、北路右營、明志書院,附近有考棚(試院)。日本統治台灣初期,關帝廟被當作陸軍憲兵隊駐屯所,到明治31年歸還,恢復祭祀。日治後期廟產又再被徵收,神像寄放於竹蓮寺,廟產賣給地方人士,成為私有地。戰後由張式榖、張克繩等人捐獻廟地,恢復祭祀。1949年由地方人士發起募捐,重新整修,1967年又再度重修,成為今日所見的廟貌。

位於南門街的三級古蹟新竹關帝廟,已有二百三十多年的歷史,廟中斑駁的石埤見證著竹塹的發展歷程,關帝廟可說是新竹市重要的文化資產。 由於關帝廟年久失修,再加上九二一大地震的影響,廟體多處受到損壞,廟方為了守護在地文化資產,在市政府的協助之下,由文建會與廟方撥款重修,修護工程自民國93年10月開工,至97年3月全部完工,市民朋友來到南門街,一定可以感受到關帝廟風華再現的新風貌。 關帝廟主神關聖帝君十分靈驗,過去曾多次協助警方辦案;而後殿的文昌帝君更是莘莘學子祈求考試與功名的對象。關帝廟文教獎學基金會每年的獎學金頒發典禮,更是風城學子期待的盛典。 為帶動新竹南門地區整體發展,新竹關帝廟文教獎學基金會將進行南門街社區總體營造工作。

關帝廟的門上有108個「門釘」,在清代只有宮殿、孔廟及武廟可以使用這樣的形式,可見官廟的性質。每年關聖帝君及關平太子聖誕,廟方舉辦「過限」儀式,為信徒消災解厄。每逢考季,關帝廟也是新竹地區莘莘學子帶著准考證前來祈求考試順利的地方。


總壇教育組

版權所有 2023
Webnode 提供技術支援
免費建立您的網站! 此網站是在 Webnode 上建立的。今天開始免費建立您的個人網站 立即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