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元群佛堂
現在所在的地方就是民國70年3月8日正式啟航的朱氏佛堂,也就是民國93年仙佛賜壇號的元群佛堂。元群佛堂的第一代壇主就是朱奶奶,朱張婉淑老壇主,是朱經理的母親。
這間佛堂僅僅只有19坪大,但是麻雀雖小,卻五臟俱全,舉凡開班應具備的條件,在這間佛堂一應俱全。為什麼呢?
在60年代左右,高老前人大德來台灣以後,因為對人才的求賢若渴,在整體道務的推動,前人老非常重視青年人才的養成,當年張老壇主本身非常疼愛小孩,更加的重視小孩的品格教育,所以買下了這一間房子後,便提供出房子的空間,給這些莘莘學子使用。
當時的老壇主與朱經理前輩們,承襲著老前人大德的教育理念,在民國70年安壇開啟這艘法船,以這樣的一個契機,先後各種班務,比如高大班、老人班、清口班等等,都在這裡陸陸續續的發芽。曾在這裡學習的人才,有些是現今道場當中的中流砥柱,如正修經理、輝雄經理、宗哲經理、還有很多的壇主辦事,如今都在道場中各司其職,發心了願。回頭看看,教育組就是因為有這樣的一個啟蒙搖籃,它提供了學子們能夠學習、研究、互相砥礪的平台環境,讓這些人有了共同學習的精神,這樣的一種同修的情誼,奠定了這樣的一群人,在社會上、道場中,能相互扶持,步步前行,才有了現在他們的成就與承擔,讓我們這一代的學子,更加的幸福。
民國81年朱經理受命點傳師後,高老前人大德更是親筆匾額"替師爭光",砥礪著朱經理。朱經理自退休後至今逾20年,仍致力於青年學子的培育,守護道場學界,多年不變始終如一,為道場的永續傳承不遺餘力。
一間老佛堂,歷經了40多個年頭,它培育出了無數的道場菁英,可見得,佛堂不在大,而在誠心勤渡航,一艘法船的開動,不只是要有年高德劭的老壇主或前輩的掌舵,更是要有年輕有熱忱的舵手,才能夠共同的航向彼岸,就像是當年的吳麗雅前輩經理、林淑真經理、朱全仁經理與曾文池經理、張月桂經理、還有柯錦雀等老壇主辦事都是當時的年輕舵手,他們秉持者前人老的精神,帶著年輕的思維與衝勁,引領著當時的道場學子。
而如今,老前人來台已超過了一甲子,歷經種種,而我們也更應效法如老壇主、朱經理以及各位經理、壇主辦事前賢的精神,帶著屬於我們時代的力量與衝勁,無畏無懼,攜手邁開大步向前行。一顆小螺絲,也是一艘船上不可或缺的,小力量也有大作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