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竹關帝廟
新竹關帝廟為市定古蹟,建成於1777年(乾隆42年),由淡水廳同知王右弼倡建。清廷鼓勵百姓信仰關聖帝君,以間接教化人民忠勇報國,關帝廟在竹塹石磚城南門內,南區主要為軍事及文教設施,旁邊有衙署、北路右營、明志書院,附近有考棚(試院)。日本統治台灣初期,關帝廟被當作陸軍憲兵隊駐屯所,到明治31年歸還,恢復祭祀。日治後期廟產又再被徵收,神像寄放於竹蓮寺,廟產賣給地方人士,成為私有地。戰後由張式榖、張克繩等人捐獻廟地,恢復祭祀。1949年由地方人士發起募捐,重新整修,1967年又再度重修,成為今日所見的廟貌。